西安重点园区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航空基地

来源:上海仁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0-12-31

西安重点园区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

导读:

2020年3月,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形成以开发区为主的支柱产业聚集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辅的配套产业承载区,打造1个“千亿级”和5个“百亿级”县域工业集中区,创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33个以上,成为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篇,长三院产城融合研究中心主要从战略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招商布局等多方面来分析西安市重点园区之一——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9月成立,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2002年6月设立国家级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2010年2月获国家工信部批准建立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9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列第11位,比2018年大幅提升6位,继续保持西部第一。


一、战略定位 

 


最近一版规划提出要将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先进制造业高地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

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为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增强发展实力、提升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以“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为动力,抢抓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西安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积极顺应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和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两大趋势,不断深化改革与创新,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推动企业对外扩张和产能输出,高水平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面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智造,始终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二、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目前经开区内常住人口约有55万人。

经济规模

201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850亿元,是西北首个产值过千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20年市级重点项目共有43个,其中在建项目33个,总投资7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9亿元。截至目前,隆基5GW、博世二期、众邦电缆等项目已整体或部分竣工投产,延长新材料、西部超导技改、亿达冷链等项目预计年底整体或部分竣工投产,华天慧创、“西安记忆”、金融创新中心等项目部分单体已封顶,首创国际城商业、广联达、中欧产业园等项目正在抓紧时间加快施工,学校建设、道路改造、绿化提升等一系列民生基础设施类项目正在全力推进。

2019年,规上工业增加值341.84亿元;规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320.91亿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27.46亿元,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5%;服务业增加值407.94亿元,同比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9.52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24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69亿美元,年度完成率100%,完成总额占全市的26.48%,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截至2019年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累计入区企业46000余家,其中外资企业400余家,吸引了德国西门子、博世、蒂森克虏伯。瑞士ABB,法国阿尔斯通,日本日立、三菱,美国GE、TRW、可口可乐等世界500强投资项目70余个,中航工业、中国中铁、中钢集团、中节能集团等央企投资项目80余个,陕汽集团、康师傅等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近百个。

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财政一般预算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4%。


三、空间布局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西安市北部,由中心区、出口加工区、泾渭新城、草滩生态产业园等四个功能园区组成,规划总面积71平方公里。中心区位于西安市北二环以北、西安南北中轴线—未央路两侧,出口加工区、泾渭新城、高铁新城呈辐射状依附在中心区周边。

开发区内现纵横分布有未央路、文景路、明光路、开元路、西铜一级路、北二环、北三环、绕城高速、机场专用高速等市内道路和高等级公路,陕西米字型网的八条道路中有六条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及周边交汇。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西安市唯一具有临空、临站、滨河、高速交汇、地铁密集等独特区位优势的开发区。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5分钟车程,距离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西安北客站5分钟车程,毗邻包茂、京昆、福银、银百、连霍等6条国家高速公路,地铁2号线、4号线和在建的8号线、规划的10号线和两条城际铁路交织成网。

2小时航空圈、8小时铁路圈和1日公路圈,辐射全国2/3以上的城市,可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形成覆盖7-8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随着西安城市北扩,渭河成为城中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依托“一河两岸”的空间产业布局,成为大西安“拥河时代”的引领者和主力军。

 

“一心一轴一廊四区”城市空间布局

 中心区空间布

 

图5-5草滩生态产业园区空间布局

 

泾渭新城空间布局

四、产业布局

(一)中央商务服务核

在中心区,围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形成综合性商务服务核,集中布局商务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和商贸服务等,重点打造“丝路天街”商业项目,全面提升朱宏路改造区域城市形象。中央商务服务核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快速发展。

(二)先进制造业发展区

在泾渭新城,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重点布局汽车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消费品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配套服务业发展力度,重点布局科技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先进制造业高地、产城融合的现代工业新城。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区

在出口加工区和草滩生态产业园,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其中,出口加工区以发展保税物流、维修、检测、大数据为重点;草滩生态产业园以发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服务外包、文化产业、健康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大西安城市服务中心。

(四)八个专业化产业基地

1.汽车产业基地。在泾渭新城,以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主线,以陕汽集团为龙头,以西安金龙、北方车辆、中集专用车、康明斯发动机、德仕零部件等企业为骨干,以陕汽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机构为技术支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

2.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在泾渭新城兵器产业基地,以中国兵器集团为依托,以兵工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为创新驱动力,重点发展“军民融合”特色的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信息和防务装备产业,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3.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泾渭新城为主要承载区,依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西部超导、西部材料为龙头,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下属系列企业和兵器集团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特种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超导材料,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4.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在泾渭新城,以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新能源装备、输变电装备、交通机械装备、矿山冶金装备、油气煤钻采装备、机电设备等为重点,打造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以服务外包产业园为主要承载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积极培育工业软件、大数据、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6.消费品制造产业基地。在泾渭新城、草滩园中园和现有可利用厂房中布局发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智能家电、智能可穿戴设备、黄金珠宝、工艺品等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消费品制造产业基地。

7.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以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为承载,以出版印刷、创意设计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科技与文化融合、纸介质与电子介质融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先进产业体系,打造出版印刷及其衍生产品的创新研发、生产与服务基地,形成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印刷包装产业基地。

8.潜力产业培育基地。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商务楼宇等为承载,积极布局增材制造、医疗器械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和智能可穿戴设备制造等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技术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

五、招商布局

招商重点

中心区: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现代金融、商业贸易

出口加工区:航空零部件制造、跨境贸易、新金融产业

高铁新城:商务总部、金融服务、对外交流、医疗康养、生态宜居

泾渭新城: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

招商优惠

1、取消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企业注册“零收费”。

2、企业租用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商业物业,给予最高30元/ m2补贴,最高500万元;企业购买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商业物业,给予最高500元/ m2补贴,最高500万元。

3、对于先进制造业企业,通过风险投资、天使基金、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给予多种方式支持。

4、对于服务业企业,在企业设立3-5年内,根据企业贡献给予每年不超过150万元支持。

5、对于新金融产业企业,给予开办费资助、6年办公场地房租补贴、高管专项人才激励、优先股投资、风险补偿和临时救济、资产证券化资金扶持、担保补贴、贴息奖励等支持。

6、对企业开展境外并购、转化国外知识产权、申请国外发明专利、参加境外展会、开展产品国际认证等进行补贴,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

7、给予企业高端人才最高20万元购房补贴、连续两年每年2.4万元高端人才津贴以及专属奖励、落户、子女就学等便利。

8、鼓励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开展生产经营,实行“一企一策”。(稿件来源: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第一条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采用取消、备案和告知承诺方式,加快开办企业流程优化,通过“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快递上门等方式,企业开办时限缩减到0.5个工作日以内。

招商动态

新时代面临新机遇,新机遇助推新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新时代“追赶超越”五项要求,着力做强汽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4大支柱产业,突破发展增材制造与再制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分布式能源与储能、大数据与云计算4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现代金融、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软件与信息服务4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动能,推动先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19日下午,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硬科技发展专题赛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专场活动在铂菲朗酒店举办。本次比赛旨在围绕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搭建共享创新资源、交流创新技术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活动还发布了《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并举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启动仪式。

六、政策支持

2019年12月,《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

(二)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气、讯、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集中区直供电试点和推广,探索燃气向集中区直供大用户模式。

2019年7月,《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十条措施》

第一条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采用取消、备案和告知承诺方式,加快开办企业流程优化,通过“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快递上门等方式,企业开办时限缩减到0.5个工作日以内。

第二条 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分期分批”等供地方式,对优先发展的工业项目,工业用地出让价可按国家规定下线标准执行。前置各类审批,探索试行新批工业用地“标准地”模式。



西安重点园区分析——高新区

导读:

2016年08月,国家科技部发布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在全部4个一级指标排名中,西安高新区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居第三,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列第四,在全国高新区中处于领先地位。

本篇,长三院产城融合研究中心主要从战略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招商布局等多方面来分析西安市重点园区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06年被科技部确定为要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个试点园区之一,2015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4月,陕西自贸区正式挂牌,高新功能区作为陕西自贸区面积最大、以特殊监管区区外保税等通关模式创新为特色的核心片区正式启动建设。

一、战略定位 

根据最新的规划显示,西安高新区将围绕“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电力机械、制冷设备、石油设备以及仪器仪表等产业。着力打造高新区半导体、智能终端、生物制药、信息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创新之都。

二、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

2018年,西安高新区成功托管了来自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的12个街镇,面积达到1079平方公里,管理人口超过100万,管理体制升级再创历史新高。

经济规模

29年间,西安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系列重大跨越,主要经济指标长时间保持高速增长。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西安高新区名列前茅。在2020年上半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3.62亿元,增速为10.5%。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02.73亿元,增速12%,分别占全省和全市总量的8.2%和22.6%,位列各开发区第一,同比增长12%,增速考核排名位列各开发区第二,全年经济走势稳健,综合实力、发展质效及发展能级大步跃升。

目前的西安高新区,累计注册企业达16万家,形成了以半导体、软件信息等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以及现代金融、文化创意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

规划到2020年结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13%以上的增速。在册口径营业收入达到25000亿元,年均增速15%左右;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3%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速15%左右。

三、空间布局

西安高新区位于西安市南郊著名的科教文化区,2018年,西安高新区成功托管了来自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的12个街镇,面积达到1079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7公里,距火车站11公里,距飞机场35公里。

为全面加快高新区建设大西安首善区、实现“三次创业”计划,以“五城一体一根本”核心,对高新区完成托管后约1079平方公里,按照到2020年、2025年、2035年三个阶段做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高新区从塑造宜居城区、完善产业空间等方面,提出培育一大世界级引领产业生态圈、五大领先跨界融合产业集群、一批硬科技属性经济形态的“151”产业体系,构建“一心、双轴、四片”的发展空间结构。

“一心、双轴、四片”

一心:指中央创新区(CID)。整合西太路和南站地区的空间资源打造引领大西安的创新服务中心,形成高新区的城市客厅。

双轴:指生态文化轴和创新服务轴。

生态文化轴是结合大西安西部“生态文化创新轴”,依托优良的生态资源,整合农业、旅游、文化、民生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生态修复、历史活化与文化旅游的资源整合,形成古今辉映、城绿交融的文化与生态轴线,丰富大西安新轴线的内涵。

创新服务轴是以唐延路、西沣路和西太路为骨架,以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总部、国际商务、商贸会展及城区综合服务等为核心功能,是提升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的功能发展轴。

四片:建立四个功能复合、特色鲜明的发展区,包括科技硅坊片区、创新服务片区、生态创新片区、秦岭生态休闲片区。

在空间布局方面,西安高新区提出“北提、南闲、东联、西拓、中优、内融、外协”7方面的发展战略:

北提

北提:是在绕城高速以内建设无边界硅坊,补足城市功能短板,塑造产城融合的高品质城区。

打造“创新服务轴、科技产业轴”两条轴线及科技二路、科技六路两条公共活力带,优化一二期、鱼化和软件新城等片区整体的功能配置与空间结构,开放软件园区,依托公共活力带建设组团中心,补足人才公寓、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城市功能短板,形成北提区域一体发展的格局。

南闲

南闲:是在南部空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倡发展文化休闲体验、文化创新产业,建设秦岭国家公园。

凭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优势,结合科技、生态、文化形成多种创新产业集群,完善生态文化大中轴,打造国际创意体闲目的地。

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营建生态农庄,各镇街利用“旅游+”、“生态+”、“农业+”模式,传承“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的人文意境,保留南望终南,城—田—山三位一体的文化空间格局,建设生态农庄,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文化休闲体验。


东联
东联:加强军民融合与自主创新,连通产学研科创大走廊。
向东与长安大学城和航天产业基地充分连接,形成大西安南部的科创大走廊;重点是促进军民融合、加强自主创新,加速推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
打通东部城市路网,优化缝合边界区域功能布局,强化与雁塔区、长安区成熟城区的联系,加强城市服务功能支撑。

西拓

西拓:区域引领,从创新高地到创新枢纽,实现可持续的空间拓展。

充分利用托管街道的空间和未来扩区的可行性,统筹各类空间资源,发展高新区的重大产业;

重点加强与昆明池、大遗址、鄠邑区等片区的功能联系,充分利用昆明池生态景观资源,优化沿昆明池地区的功能布局,与相关地区开展深入的战略协作,提升高新区未来的重点战略平台。


中优

中优: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优化产业功能。

对三次创业的主战场——中央创新区的用地布局进行优化,建设高新区的城市客厅先行建设丝路金融中心核心区,将中央创新区打造为大西安的科技金融创新高地、引领“硬科技之都”建设的主战场,构建“双核共振、一脉串联、多片共融”的规划格局,建设成为“金融中心、全球地标、传世之作”;完善国际社区、中央创新区的城市功能,强化商业、医疗、文化、教育、居住、金融服务等城市中心功能,带动创新产业增长;加快推进西安科学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列项目落地,提升高新区的国际化水平。













内融

内融:强化高新区内部功能融合。

打破既有园区之间、园区与城区之间边界,将城市功能引入园区,塑造满足新时期要求的创新产业空间;理顺交通网络达到内畅外联,加强各功能板块之间、各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促进高新区内部的融合发展。

外协

外协:突破管理边界拓展空间,组建产业联盟促进利益共享。

积极探索与蓝田、周至、西咸新区、渭北工业区、阎富等西安内部功能板块的合作协作,为高新区的功能外溢提供承载空间;发挥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带动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天水等开发区创新发展。

四、产业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带以高新区为引领,主要包含航天基地、长安大学城、高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配套发展5大新兴产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到2025年,“硬科技”重点领域原始创新和企业群落实现高端引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硬科技”产业高地。“硬科技”培育1-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2万亿元,其中信息技术、光电芯片规模达10000亿元,新能源、人工智能突破5000亿元,成为西安高新区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引爆点。

硬科技领军企业、重点项目齐飞

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产业已形成以信息技术、光电芯片为主导,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发展迅猛的格局。

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半导体、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三大千亿元产业集群,涌现了三星电子、华为、中兴通讯、GE等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目前,高新区信息技术产业聚集了研发及测试、设备与终端制造、工程服务、运营服务、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等机构超过300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产业初步形成了五大系列特色产品,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以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信技术与产品;以天和防务、中国电科20所等为代表的微波天线、集群通信系统、军事通信等专用通信设备;以西安紫光国芯、奇芯光电等为代表的通用半导体芯片;以炬光科技、航天华讯等为代表的专用芯片;以航天自动化、优势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和产品。

在生物技术产业领域,高新区依托生物资源和研发优势,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截止2017年底,聚集生物医药企业400余家,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24家,GMP认证制药企业43家,形成了以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为重点的产业集群。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近800亿元,占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0%。其中主板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上市企业7家。

半导体产业领域,高新区泛半导体(半导体+智能终端)已经具备“千亿产业集群”雏形,其中泛半导体产业聚集了三星、美光、应用材料、英特尔、中兴、紫光国芯等一批行业龙头。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高新区创办外商投资企业1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及全球著名跨国公司超过100家。

新兴产业领域,高新区在持续扩大半导体、智能终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五大硬科技主导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前瞻布局下一代汽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三大未来新兴产业,2021年,预计高新区硬科技产业产值(收入)突破万亿元。

在硬科技小镇建设方面,积极打造中兴科创小镇、3D打印小镇、交通硬科技小镇,导航小镇等一系列“硬科技”特色小镇。其中,中兴科创小镇旨在建设以中兴公司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上下游企业研发及生产区域和智慧社区,打造高端人才、高端产业聚集的生态小镇;3D打印特色小镇定位于3D打印技术及装备开发及各应用领域的产业化,主要聚焦航空航天(军民融合)、3D打印核心装备与材料、精准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及建筑3D打印、互联网+智能云打印六大产业板块;交通硬科技小镇以“大交通产业”为主题,围绕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及智慧交通领域的硬科技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硬科技的交通行业应用产业,打造“产业本身+行业应用+企业服务”的产业生态;导航小镇紧紧抓住我国加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低空域逐步开放的契机,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业模式创新的“三位一体”创新战略创建导航特色产业生态区。


五、招商布局

招商重点

电子信息业:半导体、软件信息

现代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

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文化创意

招商优惠

1、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实现高新区超常规跨越发展,特制定本优惠政策

2、享受本优惠政策的企业(项目),同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及省、市赋予高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3、本优惠政策适用于经营期为十年以上的新办生产性企业。

4、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带动作用、投资额特别大的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的特殊优惠政策。

5、入区企业(项目)的土地使用,按以下政策执行

①入区的一般性工业企业(项日〕,土地使用综合出让价每亩不低于15万元。

②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每亩投资额不低于40万元.年纳税额不低于每面3万元的项目,土地出让价格为每亩13.5~15万元:

③投资总额为3000万元(含3000万元)以上,每亩投资额不低于60万元,年纳税额不低于每亩5万元,属于国内驰名企业及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百接投资的项目,土地出让价格为每亩12~13.5万元。

④投资总额为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每亩投资额不低于80万元,年纳税额不低于每面8万元的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国家认定的863、火炬计划等项目,世界五百强企业或国内外驰名企业投资的高科技项目,土地出让价格为每亩11.2万元。

6、入区企业实行扶持奖励政簧。

①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②不同类型企业所得税按扫关规定实行“免二减三"优惠

③享受所得税“免二减三"优惠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50%以上的,可将缴纳所待税中高新区留成部分的)50%奖励企业作为扶持资金。

④企业从投产之日起三年内上缴的增值税高新区留成部分,等于或超过土地出让价款者,原缴纳的土地出让价款的50%分三年返还企业,用于企业技术改造。

7、放宽企业准入条件。

①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限制以外,入区企业经营范围不作任何限定。

②投资者以高新技术成果或其他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其出资比例由各方协商确定。

③企业资本金部分到位后,即可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不足部分一年内补齐。

④入区企业免收各种证照跟工本费用。

8、设立企业创新发展基金,支持重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创新。

招商动态

2019年,高新区共签约重点项目126个,其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引进世界500强设立企业8家,国内500强设立企业8家,中国制造业500强、服务业500强、软件行业100强17家;实际引进内资1028.74亿元、增长35.89%,实际利用外资32.14亿美元、增长11.99%,居西安市首位,在完成额、增速、占比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

11月20日下午,按照陕西省及西安市“金秋季”招商引资活动要求,2020年金秋季“京津冀·西安高新周”招商推介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次招商推介会前期工作准备扎实,瞄准大型外企、央企、国企、民企精准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招引了一批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产业项目,共签约30个项目,投资总额1646.52亿元,为陕西省、西安市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10月20日下午,2020年“金秋季”西安高新区-大湾区央企交流座谈会及2020年“金秋季”西安高新区深圳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行。作为“大湾区•西安高新周”招商推介活动的重头戏,此次推介会围绕西安高新区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资源禀赋的特点进行精准招商。其中,西安高新区成功签约23个项目,总投资达1226.65亿元。

9月26日下午,“硬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2020西安高新区上海招商推介会在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成功举办。这是西安高新区连续第二年在上海举办招商推介会,旨在面向来自上海及国内外的企业客商推介高新区发展成果,凸显硬科技实力,双方合力投促、共话发展。现场集中签约了14个项目,累计总投资159.24亿元,同步揭牌信创产业基地,并发布了硬科技创新人才支持政策。


六、政策支持

2020年11月,《西安高新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扶持专项政策》  

对西安高新区区域内注册备案登记且税务关系、统计关系均在高新区,具有农业核心技术、从事农产品研发、试验示范、标准化生产技术及推广的农业科技型企业以及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销售区域农产品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予以政策支持。

2020年11月,《高新区10条举措》

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的工业企业,给予500万元奖励;首次突破200亿元的,给予300万元奖励;首次突破100亿元的,给予200万元奖励;首次突破50亿元的,给予100万元奖励;首次突破10亿元、20亿元、30亿元的,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50万元奖励。与“企业规模扩大奖励”政策,按照同类政策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2019年9月,《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支持总部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对实缴注册资本达到10亿元以上的总部企业,给予3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5-10亿元(含5亿元)的,给予2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1-5亿元(含1亿元)的,给予1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自总部企业正式生产经营年度起,分3年按30%,30%,40%的比例兑现。





西安重点园区分析——航空基


导读:

2006年11月,航空基地被首批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2007年10月,《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成为全国唯一以航空为特色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本篇,长三院产城融合研究中心主要从战略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招商布局等多方面来分析西安市重点园区之一——航空基地。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西安航空基地”),是国家发改委2004年8月批复设立、2005年3月正式启动建设的国内首个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将西安航空基地升级为中国唯一以航空为特色的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8月,西安航空基地成为西安市渭北工业区阎良航空工业组团的开发建设主体。2020年10月29日,工信部公示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西安航空基地榜上有名,成为西安市唯一一家同时获批工信部绿色园区和陕西省绿色园区的开发区。

一、战略定位 

以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航空城为总体目标,按照“三位一体,产城融合,突出特色,创新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飞机及航空装备制造、航空新材料、通用航空、航空服务、航空文化旅游等五个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致力打造我国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地。力争到2025年,将西安航空基地建成全球航空产品采购供应中心、航空人才培养中心和航空技术服务中心,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二、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达29万人,全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共4.1万人,其中,科技人员2.5万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陈一坚)。 “轰六”、“运七”、“飞豹”、“新舟60”、“新舟600”、预警机等30多种军民用型号飞机在这里研制生产。先后涌现出王昂、黄炳新、李中华三代试飞英雄,培养出10余名试飞专家


经济规模

阎良区距离城区约50公里,面积244平方米公里。2019年,阎良区的GDP统计数据为255亿元,名列全市第九位。经过多年的发展,阎良已成为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体系阎良最为完整的重要航空工业基地,区内有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唯一的大中型飞机设计研究院—— 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全国唯一的飞行试验研究鉴定中心——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阎良航空基地大力整合省内航空资源,构建“一基地四园区”的空间发展格局,打造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配套完善、功能互补、四区联动的新型航空产业带,推动产业领域从航空装备制造向面向航空零部件、维修改装、航空新材料、飞行培训、航空旅游等方面延伸。截止目前,区内注册企业已经超过253家,产业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此外,区内还有100多个航空制造研究分支机构,一条完善的特色航空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

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在航空基地投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综合成本更有竞争力,投资回报率更高、投资氛围更浓厚。主导或参与基金6支,重点投向高端装备、航空航天和新材料新能源,累计已投资项目30余个。此外,航空基地从企业上市挂牌到引进金融机构,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优惠扶持政策,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保税区、蓝田航空产业园、表面处理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腾讯云-西安航空大数据中心、西交大、北航-航空基地产业转移等平台中心投入运行,全力推进航空基地产业链和创新链“两链融合”发展。

三、空间布局


按照富阎城市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品质提升规划》《富阎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富阎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和《航空城“一环五片区”发展布局规划》的要求,加快区域联动,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其中,重点规划建成“一环五片区”。

“一环五片区”

“一环”,即通过实施“两河一塬”综合治理,加快路网布局,加速产业聚集,努力形成48.6公里的环城生态产业廊道。

“五片区”:一是城市中部打造高品质都市商务生活区。二是城市南部打造产业规模大、配套体系全、吸附能力强的千亿级航空产业聚集区。三是城市北部建成创新创业、宜居宜游的航空智慧新区。四是城市东南部建成独具特色的古文化传承展示区。五是城市东部建成吸纳人口聚集、带动农民增收、丰富市民生活的统筹城乡重点发展区。

四、产业布局

西安航空基地从无到有,聚集起1200多家企业,铸就了全国独有的集飞机设计、整机制造、试飞鉴定、强度检测、专用装备制造、航空材料制备、零部件加工、人才培训、通用航空、旅游体验等为一体的航空全产业链条。先后培育了技术领先的“三压”重大装备群(即模锻液压、等温锻压、博赛旋压),已成为了国产“三机”(即大运飞机、新舟系列民机、小鹰通用飞机)的重要生产承载地,整体产业链完整度、配套协同度、集群聚集度在全国同类园区中处于领先地位。

2018年,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复正式设立,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以航空制造产业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2019年8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五、招商布局

招商重点

飞机整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教育培训、精密制造、航空旅游博览

新型材料、轨道交通、汽车制造、高效节能装备、煤炭石油装备、电力机械装备


招商优惠

西安航空基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二条

(试行)

第一条重大项目落户奖励

新落户的重大项目,最高奖励 5000万元。此外,还可享受城建配套费补贴、经济贡献奖励等“一事一议”的特殊优惠政策。

第二条外资项目落户奖励

新落户的外资项目,最高奖励4000万元.

第三条航空、无人机与先进制造类项目落户奖励

新落户的航空、无人机与先进制造类内资购地项目,最高奖励3000万元。

第四条总部企业落户奖励

新落户的总部企业,最高奖励3500万元。新落户的金融业总部企业,最高奖励6000万元。

第五条研发机构落户奖励

新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球研发中心的企业,最高奖励300万元。

第六条通用航空认证奖励

取得飞机、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实现批量生产的企业,最高一次性奖励300万元,

第七条通用航空运营奖励

1. 对取得中国民航局须发的经营许可证和运行合格证的航空运营企业,给予停场费50%的资金补贴,补贴不超过三年,

2.对开展通用航空作业,通用航空飞行员培训,以及完善通用航空设施设备等方面业务享受国家通航发展专项资金的企业,给予同比例配套资金补贴。

第八条研制无人机整机及关键系统产品并实现销售的奖励

新落户基地研制工业级无人机整机及关键系统的企业,自实现产品首次销售之日起,连续三年按照企业年度销售金额给予奖励,单个型号产品累计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第九条无人机飞行奖励

对新落户的工业级无人机企业,给予在蒲城内府机场飞行费用50%的资金补贴,补贴不超过三年。

第十条城市综合体项目落户奖励

对新引进的建筑面积8万平米以上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最高奖励项目开发商和商业运营商合计1000万元。

第十一条楼宇经济发展奖励

对落户区内楼宇的软件、金融、设计、文创、互联网+等企业,最高给予5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租金补贴,补贴不超过三年.

第十二条高星级酒店落户奖励

对新引进的建筑面积2万平米以上的高星级酒店项目,最高奖励项目开发商和酒店运营商合计1200万元。



招商动态

2020年12月2日,CBRE世邦魏理仕西安分公司一行拜访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航空基地),就航空基地产业发展和项目合作进行沟通洽谈。一直以来CBRE以伙伴的身份,与航空基地管委会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机制,基于长期以来对基地的了解,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加深合作,在产业规划与资源引入方面为航空基地的快速发展提供帮助。

2020年11月2日,连日来,西安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涌带队,开展“金秋季”大湾区专项招商活动,3天赴11家企业招商考察,洽谈合作,并参加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敲钟上市仪式。招商工作组先后前往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深圳市拓野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速环境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深圳市金百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技创新型企业沟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共建先进制造产业园区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2019年9月2日,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西北首家腾讯云工业云基地。

六、政策支持

2020年4月26日,《西安航空基地先进制造业企业上市培育工程“银鹰工程”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对在沪深两市主板挂牌上市的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在中小板、创业板挂牌上市的企业,给予800万元奖励;对在科创板及境外证券市场挂牌上市的企业,给予600万元奖励,管委会投资平台参股的银鹰企业,可额外获得5%的挂牌奖励;奖励资金按照关键节点分4次,首次完成股份制改造奖励总金额的5%,首次公开发行申请材料得到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受理奖励总金额的10%,首次通过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审核奖励总金额的10%,首次成功挂牌上市奖励总金额的75%;鼓励银鹰企业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基地范围内项目建设,对于募集资金总额50%以上用于航空基地范围内项目建设的企业,按照其项目实际投资总额的1%给予补贴,每个企业奖励最高500万元。

2019年2月18日,《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关于加快航空及先进制造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