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重点园区分析——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海南省重点园区分析——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导读: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3月9日批准的国家开发区,地处泛北部湾中心区域,毗邻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第一个由外商成片开发、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国家首批绿色园区;是我国距离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和中东石油最近的石油化工及油气储备基地。
本篇,仁略咨询主要从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招商布局等多方面来分析海南省重点园区之一——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一、战略定位
打造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支持洋浦港吸引国内外货源,发展国际中转运输业务,培育成为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依托洋浦港,组织开行至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主要港口的国际中转或直达航线,培育至南亚、欧洲、美洲、中东等地区的远洋航线。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洋浦航运交易所,研究建立洋浦港保税油供应中心,发展以保税船供油为特色的大宗商品贸易,培育修造船、油品加工与供应、特色产品加工和高端航运服务等产业。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
发挥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以全方位开放引领西部内陆、沿海、沿江、沿边高质量开发开放。通过通道建设密切西北与西南地区的联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
纵贯我国西南地区,有机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等国际经济走廊的联系互动,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桥梁和纽带。
支持和促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合作,带动东盟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协商共建发展通道,共享通道资源,提升互利互惠水平,探索开拓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深化国际经贸关系,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
发挥交通支撑引领作用,以“全链条、大平台、新业态”为指引,打造通道化、枢纽化物流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汇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创新“物流+贸易+产业”运行模式,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交通、物流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二、空间布局
园区总面积174.2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97.64平方公里。在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中,东方临港产业园、临高金牌港临港产业园先后纳入洋浦经济开发区统一管理,形成三位一体的开发园区新格局。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114.7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74.20平方公里。东至新英湾、南至洋浦湾、西临北部湾、北以省政府批准土地规划界线为界。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东方临港产业园:总规划面积为39.3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15.76平方公里。地处东方市区南部,滨临北部湾,东至西环高速公路 、南至通天河北侧、西至海边、北至八所港。区外与环岛高速、环岛高铁、粤海铁路、225国道相通,为发展临港型工业、边境贸易等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总体布局为“一带、三轴、四区”,“一带”是指罗带河滨河景观防护带,“三轴”是指三纵九横的市政道路网及生态防护廊道,“四区”是指边贸和物流仓储区、生产加工区、综合服务区、发展备用区。
临高金牌港临港产业园:东至马袅河,西至西港大道,南至县道(金牌港段),北至海滨。总规划面积20.0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7.68平方公里。
三、产业布局
发展港航物流产业
园区旨在打造高品质陆港经济区,围绕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强化口岸枢纽建设,推动保税监管场所等建设。加快发展航运经济,强化航运和资源集聚功能,提升现代航运经济发展水平,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园区旨在打造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织密航运服务网络,依托洋浦港积极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推进常态化和规模化运营,开行直达航线和海上“穿梭巴士”,研究扩大沿海捎带和内外贸同船运输适用范围,降低货物物流成本。
截至目前,洋浦经济开发区已建成码头泊位45个,在建货运码头泊位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已开通22条内外贸航线,其中内贸航线连通北部湾、长三角、珠三角、华北、东北等国内沿海港口;外贸航线连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实现东南亚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东方工业园依托八所港与国内近30个港口、国际22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航线遍布国内各大港口及欧洲、美洲、大洋洲及东南亚各国,港口年吞吐量超1000万吨。
发展新型石化油气产业
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洋浦航运交易所,研究建立洋浦港保税油供应中心,发展以保税船供油为特色的大宗商品贸易,培育修造船、油品加工与供应、特色产品加工和高端航运服务等产业。在已建成千万吨炼油、千万方油气储运的产业基础上,形成烯烃-芳烃-特种油品的石化产业格局。
2019年,洋浦经济开发区获批全国唯一一家石化产业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同年7月,洋浦经济开发区在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开展了“保税油品两仓库容整合”政策试点,让“保税油品与出口监管油品混存”,开创了国内先河。打通了洋浦炼油企业低硫燃料油产、转、存、销供链条,填补了洋浦保税油直供空白,为洋浦打造国际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中心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洋浦经济开发区石化产业规模效应显现,已建百万吨乙烯项目,已建成千万吨炼油、160万吨PX 、210万吨PTA、150万吨PET等项目,国投孚宝132万方商业油气储备等5个油气储备项目建成运营,储备能力超千万方,成为我国第二大商业石油储备基地;东方工业园正在加快建设东方南海油气开发后勤保障基地和临港精细化工基地,现已拥有75万吨合成氨、132万吨大颗粒尿素、140万吨甲醇、200万吨精细化工等一批大型项目。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将园区打造成为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境外高新技术企业走进来的合作交流平台为目标。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制造、集成电路、高端医疗装备、物联网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截至目前,洋浦保利通信科技产业园区已有海南锐影医学影像装备有限公司、海南康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入园。占地300亩的洋浦科创园平台已签约落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新型国际贸易等产业。智能钢构建筑出口加工基地、智能传感器及终端生产基地、气流成型无尘纸、智能再制造等4个项目签约落地。浆纸一体化产业已成型。
四、招商布局
招商重点
洋浦经济开发区、东方临港产业园:以油气化工、油气储备、大宗商品及国际能源交易、国际港航物流、海洋装备为主导。
临高金牌港临港产业园:以装配式建筑材料部件研发制造为主导。
新型石化产业:烯烃下游产业链及精细化工。
高新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制造、集成电路、高端医疗装备、物联网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等。
现代服务业:国际航运、大宗商品集散、物流仓储、冷链物流、国际贸易、现代金融、研发等。
招商优惠
- 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
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开发区最高奖励2000万元;
连续3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额扶持;
土地按成本价供给,固定资产投资最高扶持1亿元,并给予贷款贴息;
厂房租赁实行“三免两减半” (第1-3年免租金,第4-5年租金减半);
保税加工及维修最高扶持1000万元。
- 鼓励人才引进
-
在开发区工作的外籍人才及港澳台人员,在开发区缴纳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0%计算的税额部分,由开发区给予补贴。
免费人才公寓及赠送产权:全职工作满5年,由政府无偿赠予80%产权,满8年无偿赠予100%产权。
货币补贴:对引进人才住房租赁予以补贴,每月最高5000元,购房补贴每年最高6万元。
配租配售:以优惠的租金或销售价格向人才租赁或出售房屋。
- 总部经济扶持
-
生产性企业:增值税最高可享受6.5%的扶持,企业所得税最高可享受13%的扶持。
商贸型企业:增值税最高可享受28%的扶持,企业所得税最高可享受21%的扶持。
交通运输、物流中介代理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增值税最高可享受39%的扶持,企业所得税最高可享受21%的扶持。
- 招商引资奖励
-
引进内外资固定资产投资类项目:单个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引进纳税型企业:单个引荐人最高奖励300万元。
- 创新驱动奖励
-
科研机构、孵化器与众创空间最高一次性奖励2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最高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等。
- 外向型经济扶持
-
在洋浦保税港区内注册的企业根据不同业务类型最高可享受500万元的资金扶持。
- 企业上市奖励
-
对在洋浦申请上市的企业给予最高达300万元资金扶持。
招商动态
- 众多国际船舶在洋浦港集聚
-
国际航行船舶加注燃料油实行出口退(免)税政策在海南省正式落地实施后,对洋浦经济开发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吸引着众多国际船舶在洋浦港集聚、增加流量,为园区的炼油企业开拓了国际市场。
2020年3月,中石化海南炼化生产的1000吨低硫船用燃料油顺利进入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出口监管仓,分别于3月2日和7日由中石化燃料销售有限公司舟山子公司代理,在洋浦锚地完成对两艘外籍国际集装箱船舶的低硫燃料油加注,此票业务可退、免税共计160万元,
- 大力引进新兴产业和项目
-
目前,园区正在大力引进一些新兴产业和项目,正按时序要求建设百万吨乙烯项目;已签约落地下游产业链中的碳五碳九综合利用、60万吨甲醇碳四项目;海南炼化100万吨PX项目竣工投产;与逸盛石化成功签约PTA二期项目。截至目前,临高金牌港临港产业园已入驻企业8家,包括凯鸿造船厂项目、20兆瓦太阳能项目、装配式建筑项目等。2019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26.1亿元,占园区全部营业收入的77.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 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
-
目前,园区引进了“红黄蓝”教育机构建设国际幼儿园、武汉外国语学校建设小学至高中一贯制国际学校、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境外高水平优质教育资源等。其中,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的落户是中国境内第一所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也是德国公办高校首个在国外独立办学项目,将推动德国优质企业资源落户园区。为此,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正在积极规划建设中德产业园,为校企合作、“实践嵌入式”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德国大学伙伴企业的入驻等提供必要支持。
- 加快建设城市功能配套设施
-
为了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力,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推进滨海文化广场建设,开工建设1400套人才保障房,打造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2019年园区共引进人才1135人,同比增长2.3倍。同时抓紧推进洋浦外国语学校、洋浦国际幼儿园及相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院保障水平,为学校师生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还将为办学提供人才落户、教师出入境免签、教师个人所得税优惠、入境基建材料及教学设备予以免税等方面自贸港优惠政策,创造优良办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