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手记|嘉兴科技城产城融合案例研究(三)——壮丽蓝图(下)

来源:上海仁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0-06-30


三、产业布局

嘉兴科技城围绕1+2+1体系进行产业布局,其中“1”为基础产业,即“科技服务业”;“2”为主导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最后的“1”为特色产业,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嘉兴科技城产业布局图

2018年,嘉兴科技城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1.73亿元、63.18亿元、70.51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66.3%80.9%90.3%

  

  1、基础产业——科技服务业

围绕“科技研发、科技创业、科技中介、科技教育与文化、科技检测、科技金融”等领域展开。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产业,现已形成“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创业孵化、软件和数据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专业和综合科技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格局。

1)创业孵化产业:依托启迪之星、南湖科创中心、软件园等专业孵化机构,加快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2018年年初,嘉兴科技城已建成孵化用房70万平方米,拥有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培育各类科技创新型企业700余家。

2)检测检验产业:以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为契机,重点围绕检验检测、技术孵化、设备制造、配套服务四大产业功能区块,实现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产业空间的完全打开,打造检验检测行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3)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作为国家互联网产业国际创新园的主要承载园区,科技城重点发展以互联网产业为核心的智能终端、物联网、集成电路、云计算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运营与技术服务、互联网金融等产业,布局了国家互联网(华东)数据中心、中国互联网空间研究院嘉兴分院,建设“创新活跃、动力强劲、规模集聚、功能完整、产城融合、国际一流”的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地。

  

  2、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围绕“大数据与云计算、通讯与互联网系统技术、集成电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大数据与云计算、通讯与互联网技术”布局发展,从“招商、引才、产业培育”等方面全链条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强产业引导。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群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设计-制造-检验检测的完整芯片产业链。芯片作为“电脑的CPU”,是政府基金重点投资领域。科技城依靠“双核”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资源,为城内芯片产业发展创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以及高层次人才的智力优势,加速了科技城芯片相关企业的孵化和集聚。目前,科技城集聚了斯达半导体、恒拓、禾润、奥罗拉等一批企业,已形成规模效应,形成完整产业链。20181月至8月,科技城芯片产业产值近5亿元,预计全年达到8亿元,比2017年增长30%左右。

(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围绕“微电子装备、智能装备集成与制造、汽配机电”等细分产业布局发展。该产业目标定位:通过与嘉兴工业区企业的合作联动与产业延伸,同步引入战略投资者,将其作为关键孵化领域和又一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两大发展重点之一:微电子装备。以高、特、精、专为导向,建立微电子装备产业联盟,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研究院,大力发展原子层沉积装备、LCD光刻机、直线电机等的研究、设计与生产。同时,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压缩机、精密电动工具,加快产品的应用示范推广。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两大发展重点之二:智能装备集成与制造。围绕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研发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突破智能机器人、智能仪表、智能控制、精细管控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发展自动化控制整机及成套设备制造,研发微电子设备、微加工设备、声学仪器、海洋仪器等装备制造。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传统优势:汽配产业。汽配产业是南湖区和科技城的重点产业之一,是科技城招商的重点产业。一方面,以敏实集团为汽配产业龙头企业发力,不断完善汽配产业链布局,驱动嘉兴科技城汽配产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另一方面,促使汽配产业创新升级,向“汽配+新材料”、“汽配+新能源”、“汽配+工业机器人”布局,推动传统汽配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20161-7月,嘉兴科技城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了62亿元,成为仅次于电子通信产业的第二大产业,并出现了加西贝拉这样在全国甚至全球领先的行业领军企业。

3)特色产业——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生命健康和柔性电子”等细分产业布局发展。科技城依托大院名校共建研究院作为创新载体,推动柔性电子、AR/VR、生物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嘉兴,实现产业化,累计承担纵横向科技项目1600多项,引进和孵化科创企业500多家。

其中,上海大学(浙江)新兴产业研究院围绕“新材、智能、生态”三大主体推进产学研成果落地;浙江清华柔电院目标打造成为中国柔性电子产业的技术策源地;浙江未来院目标打造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集聚地;嘉禾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则致力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四、产学研布局

嘉兴科技城已经建立稳定的校(院)地合作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政、产、学、研、金、介、用”的“北斗七星”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同时以为支撑、为载体、以基金为引导的一院一园一基金”模式正在不断实践和完善。截至2018年底,大院名校创新平台创办科技企业超过600家,与长三角地区1500多家民营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年税收贡献超过25亿元。

  

 1、以“双核”为引擎,以“多核”为平台

嘉兴科技城2003年、2004年相继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并与中科院25个研究所在嘉兴建立了24个工程中心,开创了中国科学院和地方政府合作层次和规模的先例,由此,形成嘉兴科技城的“双核引擎”。

2017年以来,嘉兴科技城引进共建了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新兴产业研究院、嘉兴市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名校作为创新载体,由此,形成嘉兴科技城的“多核平台”。

以“双核”为引擎,以“多核”为平台,嘉兴科技城区域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创新优势日益凸显。目前,共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2个,研究所、工程中心21个,并与长三角地区15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2、以“共建”为方式,实现“研发-产业”无缝对接

“共建”是指通过多方主体参与,共同建设研发中心或公司,发挥不同主体在其中的作用,加速推动“研发-产业”的孵化。

联合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嘉兴政府方、本地企业共建“工程中心”,其目的在于“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以及提供相关科技服务”。合作模式如下:

多方主体“产学研”合作模式图1

联合各大研究所或者核心科研团队、嘉兴科技城、本地企业共建高科技公司,其目的在于“通过项目孵化,最终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合作模式如下:

多方主体“产学研”合作模式图2

  

3、以一院一园一基金”为模式,实现“三链”一体

近年来,科技城更新推出“一院一园一基金一峰会”模式,通过举办产业国际峰会,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整体规划和引入集聚产业集群基础上汇聚行业大咖,共谋行业发展。该模式将创新项目孵化的“技术链、产业链、资金链”融为一体,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过程。


  五、招商布局

  

1、产业招商——精准招商,招大引强

针对两大主导优势产业,通过“招大引强”招商措施,重点在世界500强、央企国企、重大内资、高端外资等项目招引上发力,实现优势产业在数量上、规模上、质量上的进一步提升。

针对传统产业,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通过推进产业链的延伸、补链和强链,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的人才、技术和资本密度,完善和提升科技城的产业格局。以“汽配产业”为例,科技城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精准招商,不断完善产业链。

 

 2、科技招商——人才引领,高精尖特

针对科技服务业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精尖特”导向进行招商布局。其一,以“高精特缺”为导向进行人才引进和培育,重点引进诺奖、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引育应用型、经营型、技术型人才,深化“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引领一个产业”模式,打造人才高地。其二,嘉兴科技城以“三服务”活动为重点,深化“四联”机制,落实落细产业创新发展各类帮企扶企政策,以创新金融资本扶持模式增强“小精尖特”项目吸引力,从而吸引“高精尖”项目集聚。

截至20194月底,嘉兴科技城今年合同利用外资2.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4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2%;引进区外内资9亿元,其中当年到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7%


  六、产城融合路径分析

  

1、功能融合

嘉兴科技城作为嘉兴市南湖区“一核两翼”的“一核”,是南湖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平台,通过科技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带动南湖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近年来,在“一核两翼”发展规划体系下,嘉兴科技城带动南湖区实现产业科技创新驱动,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得到爆发式增长,加速区域内数字经济产业链闭环发展。2019年,南湖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位居嘉兴市第一、全省第十位,同时获得全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激励县之一,全区规上数字经济涉及上下游企业达到500家左右。2019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26.0%

 

 2、空间融合

嘉兴科技城致力于打造一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国家一流科技创新产业新城。

从内部空间来看,嘉兴科技城按照东部新城整体战略布局,围绕科技城核心区、东南产业区、华夏产业新城区三大重点建设片区,构建快速交通网络体系、优化城市配套功能。重点推进沪杭高速嘉兴东出口、广益路重要节点、亚中路、核心区道路改造工程、地下综合管廊二期、槜李湖公园、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

从外部空间来看,嘉兴科技城着力提升“一核两轴”城市形象,以中心城市品质提升为契机,按照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标准,对标国际化大都市,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产业新城和城市客厅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重点区域征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国资整合重组,提升集团投融资实力,为城市建设提供要素支撑。

此外,还将通过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探索实施市政公用设施社会化管养机制、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3、要素融合

1)人力要素

嘉兴科技城尤其注重“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和培育,凭借强势的科创平台,以及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嘉兴科技城为南湖区引来了大批“凤凰”。2020年年初数据统计,南湖区已累计引育顶尖人才54人,省级以上特聘专家123人,嘉兴市领军人才235人。2019年,浙江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在嘉兴科技城揭牌,南湖区成为全省第二、全市首个成功创建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获国务院表彰激励。201911月,又成功创建浙江千人计划南湖产业园。

2)资本要素

科技城政府通过三种方式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全面服务于城内企业。

一是建立产业基金,孵化科研项目或科创企业,如嘉兴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用以对初创型科技企业的政府引导投资,与中兴创投、容亿投资、武岳峰资本等合作设立产业基金。截止201810月底,政府引导基金累计对60多家科创企业进行了股权投资,投资金额超亿元。

二是成立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2017年成立了嘉兴首家人才服务银行,即嘉兴科技城人才银行,推出人才创业贷融资服务产品,设立担保风险池1000万元。自成立以来,已授信1688.90万元,发放贷款1083.90万元。

三是引入科技保险公司,满足科技企业风险保障需求,2018年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落户科技城,针对科技企业推出了研发中断险、研发责任险、研发关键设备物资损失保险等研发类险种,以及专利执行险、侵犯专利权责任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等知识产权保护类险种。



返回列表